麻榨镇:一颗“杨桃王”串联起农文旅
麻榨镇力争将古榕文学村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新地标和文旅品牌形象。 本组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特约通讯员黄伟光 摄
日前,龙门县麻榨镇中心村的千年古榕驿站广场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桃映金秋 乐享麻榨”——“协手惠农”政协特色系列活动之跟着政协委员去“鉴优”活动在此举行。作为麻榨镇第十届杨桃节,本场活动吸引大批宾客参加,不仅让“岭南杨桃之乡”品牌名片愈发响亮,也进一步推动杨桃特色美食文化与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奏响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乐章。
活动现场,政协委员、网红体验官、餐厅经营者、美食爱好者等齐聚一堂,千年古榕树的沧桑底蕴与千年古榕驿站的文学气息交融。参与者在品尝杨桃的同时,沉浸式感受当地的生态之美与人文魅力。
“杨桃王”评选与公益拍卖成最受瞩目环节。5位专业评委围绕果形规整度、色泽鲜亮感、果肉饱满度、单果重量四大维度严格评审,最终敲定“杨桃王”归属。公益拍卖环节更将气氛推向高潮,“杨桃王”以999元成交,用实际热度彰显社会各界对当地农业发展的认可与支持。
活动同步颁发了粤菜师傅培训结业证书,表彰杨桃“销售王”,既夯实技能人才根基,又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耕耘十年,杨桃节已成麻榨镇展现当地风土人情与杨桃产业活力的重要窗口。从本土节庆到市政协协办,本届活动借助政协的资源优势与影响力,进一步拓宽麻榨杨桃产业传播边界,让“岭南杨桃之乡”的品牌故事跨越地域。
在近期举办的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主题采风暨古榕文学村系列活动中,莫言、潘鲁生、格非等一批文学、艺术名家共同为麻榨镇中心村古榕文学村揭幕,通过文学赋能推动乡村振兴,力争将古榕文学村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新地标和文旅品牌形象。
在杨桃节举办当天,多元体验的文化艺术场景让活动更显融合特色。非遗体验区里,龙门农民画的绚丽色彩、竹编工艺的精巧纹路,让游客触摸到非遗的当代生命力;3D打印区以科技赋能创意,杨桃造型的钥匙扣、摆件等文创产品供不应求;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学子的音乐表演,为古榕驿站注入青春艺术气息。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中,龙门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愈发鲜活。
一颗“杨桃王”串联起产业、文化与旅游,一场节庆活动激活了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活动是农文旅融合的‘催化剂’与‘连接器’。”麻榨镇副镇长李富慈表示,其价值远超单次农产品销售,能催生新业态、升级基础设施与服务,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乡村产业增值与品牌升华。
本届杨桃节更强化区域协同效应。依托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生态旅游资源,活动将杨桃品鉴、非遗体验与生态旅游深度绑定,并通过“政协委员鉴优”路线集中展示引领区融合成果,标志着麻榨镇“节庆+生态+产业”模式持续深化,为打造区域特色农文旅融合样板注入新动能。
李富慈透露,当地将深耕“农产品+”产业链,做深做细深加工;塑造文化品牌形象,开发文创与特色美食,推动美食、文学与旅游融合;赋能低碳乡村建设,通过生态种植、“低碳餐桌”、绿色设施等打造可持续发展名片,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



